• 普乐

  • 蜀中智慧屋丨他被李白苏轼等大文豪视为中国文人的象征

    浏览量:153 栏目: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2-10-21



    为何屈原会在后人心目中

    有着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呢?

    屈原“上下求索”的一生

    又为何值得普乐

    千年万年的歌颂与纪念?

    就让普乐一起,

    走进屈原,

    走进战国礼崩乐坏,

    却又百家争鸣的岁月 。


    一 、少年立志


    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 ,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,他在《橘颂》一篇中以他生长之地的橘子,来做自我比喻,表达了他早年即有的远大志向。


    他立志要辅佐楚王,要做一个贤能之士 ,悲叹民生不兴,终生为追求“美政”的理想,强大楚国而探索。


    二 、制新法 ,促合纵


    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

    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 。

    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橘颂》


    黄天后土孕育了这美好的橘树,这些橘树生来就适应南方的水土 ,秉受天命,不离故土 ,永世扎根在楚国的土地 。你扎根深厚,难以迁移,志向是那么的专一。


    虽笔下写的是橘树,但其实是告诉世人要热爱故土。


    一篇《橘颂》,屈原成为了楚国的三闾大夫,这一当就是十年。但在这十年间  ,楚国依旧未能收复历代楚王心心念念的商於之地。


    于是楚王任用屈原为左徒 ,为楚国制定新法,励志图强 。据后世史书记载,屈原任左徒时 ,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,以出号令,出则接遇宾客,应对诸侯。


    屈原为楚王制定国策 ,明法度,举贤能  ,重农耕,禁朋党 。对内改善民生,增强军备,对外交好诸国 ,促成合纵。


    三、危机初显


    可当联盟大军打到函谷关,秦人出关死战,联军损兵折将,这时候,魏国和楚国却向秦国求和。


    于是,五国纷纷退兵,轰轰烈烈的合纵联盟就这样瓦解了。作为合纵之长,楚国在诸国面前威仪尽失,而此时,秦国来使张仪的一个弥天大谎,只为离间齐楚联盟。


    他向楚王提出如果楚王闭关绝齐,秦国将归还楚王梦寐以求的600里商於之地!可在屈原看来 ,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,张仪的许诺绝不可信,破坏齐楚联盟,只能引火烧身 ,把楚国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中。


    然而此时的楚怀王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谗言下,失去了对屈原的信任,根本不听屈原的劝谏 。


    屈原无可奈何 ,发出内心的感叹 :“我没能劝阻大王,有愧于国家啊!举世皆浊我独清 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”


    当楚国使臣带回600里商於之地变成区区6里地,且秦齐联盟的消息时,楚怀王大怒,立马宣布与秦国断交,并下令伐秦 。


    但是怀王的这一次用兵决定,让屈原再一次忧心如焚,因为他知道用兵之道最忌仓促草率。


    但是盛怒之下的怀王听不进他的任何劝谏,执意发兵攻秦。这场战争让楚国失去了无数将士以及600里汉中之地。


    四、楚王信谗言


    屈原被放逐

    这场血的教训,

    终于让楚王反省自己 ,

    而屈原则为了楚国

    再次出使齐国 。


    公元前311年 ,就在屈原出使齐国未归之际,秦国竟又派张仪杀了个回马枪,乘着屈原不在 ,再度出使楚国。


    那么曾经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将楚国君臣上下骗得团团转的张仪,已经被怀王恨得咬牙切齿,他怎么敢再次卷土重来呢?张仪再一次出使楚国,又会给楚国的命运带来怎样的转变呢?


    张仪故技重施,贿赂楚国重臣,收买后宫宠妃,巧言令色 ,将楚怀王又忽悠得与秦国交好。


    而此次出使,使得楚国上下亲秦派又占了上风,作为坚定亲齐派的屈原在楚王心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。


    几年之后,嬴稷即位 ,史称秦昭王。秦昭王的母亲是楚国人,而且是楚国王室后代,与楚王同姓芈,史称宣太后。


    在秦昭王登基的第二年,宣太后就派人带着厚礼出使楚国,并许诺将秦女嫁与怀王为姬妾。


    怀王面对美色与厚礼 ,还像以前一样毫无抵抗力。而屈原依旧据理力争,反对怀王再次背齐联秦 。


    于是,美色厚礼在前,奸臣宠妃谗言在后,怀王最终厌弃了屈原,做出了将屈原逐出郢都的决定 。由此,屈原写下了传世名篇《离骚》。


    五  、殉国投江  坚贞如一


    公元前280年,白起率军进驻郢都,这座美丽的都市一夜之间化为废墟。郢都陷落,屈原泪如雨下,发出了撕心裂肺的痛哭,并写下了千古名篇《哀郢》:


    皇天之不纯命兮 ,

    何百姓之震愆,

    民离散而相失兮,

    方仲春而东迁 。


    意思就是说,至高无上的伟大的老天爷啊 ,你为什么要对楚国 ,对楚国的老百姓这么不公平呢?为什么让普乐的老百姓遭受命运的灭顶之灾而流离失所呢。


    迈着沉重而痛苦的步子,屈原沿着湘江流域又流浪到了今天长沙东北岳阳地区的汨罗江一带。


    在汨罗江畔 ,他放眼四望,屈原想在人生的最后一刻,将楚国的江山牢牢地印在自己的心中 ,顷襄王二十二年,五月初五端午节,汨罗江水淹没了屈原 ,这一年屈原66岁 。


    屈原二十多岁就官拜副相,一生渴望楚国强大 ,但光明磊落的他,却在官场上受尽了排挤和打击,最终惨遭流放。


    即便如此 ,屈原的心中也始终只装着一个楚国 ,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。在各国名士纷纷“朝秦暮楚”的战国时代,唯有他痴心一片 ,坚贞如一 。


    热线电话(办公室) 0838-5106622
    不良反应(工作日) 0838-5102216
    人力资源 0838-5581887
    表单大师
    问卷星
  • XML地图